英伟达收入利润超预期,本季指引不够亮眼,“缺失中国”成焦点
财报显示,截至7月末的上一财季,英伟达保持两位数的总营收增长,新一代架构Blackwell芯片的收入环比增长17%,被CEO黄仁勋视为“需求非常旺盛”的迹象。而公司核心业务数据中心的收入仍继续逊色,部分源于H20芯片收入减少,当季未在华出售任何H20。
财报显示,截至7月末的上一财季,英伟达保持两位数的总营收增长,新一代架构Blackwell芯片的收入环比增长17%,被CEO黄仁勋视为“需求非常旺盛”的迹象。而公司核心业务数据中心的收入仍继续逊色,部分源于H20芯片收入减少,当季未在华出售任何H20。
其次,昨夜中概股下挫。“外卖大战”让美团二季度净利润大降89%,京东、阿里巴巴收跌。新能源汽车股大跌。
当地时间8月27日美股盘后,英伟达(Nasdaq:NVDA)发布了截至7月27日的2026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期内实现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上涨56%,高于市场预期的461亿美元;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净利润264.22亿美元,同比上涨59%;No
英伟达 黄仁勋 blackwell blackwell芯片 2025-08-28 08:08 5
今日凌晨,全球“AI总龙头”英伟达披露的最新财报显示,2026财年第二财季实现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略高于分析预期的462.3亿美元。其中,第二财季数据中心收入为41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12.9亿美元,且其给出的业绩指引也不够亮眼,
财报显示,截至7月末的上一财季,英伟达保持两位数的总营收增长,新一代架构Black芯片的收入环比增长17%,被CEO黄仁勋视为“需求非常旺盛”的迹象。但公司核心业务数据中心的收入仍继续逊色,部分源于H20芯片收入减少,当季未在华出售任何H20,倒是释放了1.8
近日国际科技领域又出大事件,英伟达突然按下了暂停键,将“中国特供版”H20芯片停产,一时间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8月25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正式对苹果和OpenAI提起反垄断诉讼。
就在刚刚,英伟达正式宣布现实版「贾维斯」——Jetson AGX Thor 开发套件和量产模块全面上市,这款专为物理 AI 与机器人打造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性能提升相当不讲武德。
上个月,英伟达成为第一家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的公司,而且它的价值还在继续上升。自2022年底以来,大约在OpenAI推出ChatGPT并引发人工智能热潮的时候,英伟达的股价上涨了12倍。该股今年以来上涨了33%,上周五收于177.99美元。
英伟达即将揭晓其最新的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这一消息已经在科技圈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上海证券报的报道指出,8月24日,英伟达机器人官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张神秘的黑色礼盒照片,并附上了一张由公司创始人黄仁勋亲笔签名的贺卡,上面简短写着“好好享受”。
一个朋友对张律师说,为的是把从银行借的10万消费贷套出来去买一手寒武纪的股票。之所以铤而走险,是因为那天寒武纪股价正式突破1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寒王”。
目前仓位接近满仓,主要是减震那个仓位加到36%了,其他分配均匀。整体策略不变:主攻模式内案例,优选大周期启动,平铺+重点狙击。
刚刚,美国出了个大事,美国联邦政府用巧妙的方法收购了英特尔10%的股份,这个事情将对美国和全球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英伟达CEO黄仁勋手持大量H20芯片,却陷入等待的困境中。这款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芯片,正处在中美科技博弈的暴风眼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大牛市行情现在还没有开始,今年站上4500点的可能性非常大;现在买入和在2000多点买入的区别不大;我经常买在高位,我永远都是贪婪;特别看好医药,绝对看好中药板块;不投科技股,我要避免倾家荡产;白酒股现在是严重低估了;我觉得股市上涨是最大的消费。”(摘自8月
英伟达宁肯强硬停产H20芯片,也绝不向中方提交“无漏洞”的证实材料,首个拒绝采购H20芯片的中企已经出现。
据《金融时报》最新分析显示,2024 年,10 家主要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安保预算总额已突破 4500 万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3.23 亿元人民币),其中,Meta 公司为马克・扎克伯格提供的安保费用超 2700 万美元(现汇率约合 1.94 亿元人
黄仁勋站在聚光灯下,手里捏着一块小小的芯片,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这之前的最新重组是,Meta成立了新部门超级智能实验室。知情人士透露,接下来Meta将这个实验室划分为四个小组:一个新的“TBD实验室”(待定实验室);一个包括元人工智能助手在内的产品团队;一个基础设施团队;以及一个专注于长期研究的基础人工智能研究(FAIR
近日,Open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Greg Brockman在世界AI工程师大会上,分享了他对AI技术发展瓶颈、科研与工程关系等AI关键议题的最新看法。作为2015年便入局AI的行业老兵,在回答主持人关于GPT-6发展挑战的问题时,Brockman提出了一项十